聚焦空天信息产业 哺育高精尖企业
走进位于王舍人街道的济钢防务技术有限公司大院,环境优雅。这个济钢原有的老铁矿厂区,如今聚集了济钢集团空天信息产业孵化布局的近10家新企业。
“不要小看这些企业,他们是济钢的希望和未来。”济钢防务一位职工表示。
济钢集团抢抓济南市前瞻布局空天信息产业的战略机遇,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国资委的鼎力支持与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立济钢防务技术有限公司,布局卫星系统、光电系统、低空监测系统、雷达系统等高科技领域,推出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为济南市打造“空天地”立体化发展生态提供支撑。这是济钢从“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成功走出传统企业改革创新发展路的一个缩影。今天,记者带大家走进这些新时代企业去瞧一瞧。
高精度跟踪与毁伤技术实现2公里内无人机目标的智能防御
雷达发现、光学瞄准、激光发射,不到5秒钟,试图侵入防御区的无人机就被击穿!7月12日,记者在济钢防务技术有限公司旗下飒铂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看到这样一幕。因为只是演示,击中部位是在无人机携带的一块与无人机材质一致的塑料板上预先画出的直径3厘米的小圈,出光时,无人机目标离开系统约300米。
飒铂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研发的“要地净空防御系统”负责净空安防工作,该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该系统的雷达能够探测5公里内的无人机目标,光电可在2公里内实现对无人机的智能识别与跟踪,同时电子干扰系统可根据需要对2公里内的无人机目标进行定向干扰,实现迫降或驱离。激光作为最后防御手段,可对1公里内的无人机目标进行毁伤。
实现这样的操作,靠的是高精度跟踪技术。无人机以每秒钟20米的速度飞行,如何跟上?飒铂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周新鹏说,“这里面包含智能识别算法、高精度控制等核心技术,比如运用视频智能处理算法对无人机识别,计算高精度脱靶量,预测无人机下一时刻位置,从而控制转台始终指向无人机,精准锁定目标。”
飒铂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内部从总经理到员工,90%是研发人员,其中博士、高层次技术人员占比高。他们从科研一线走上了创业道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
为适应市场需求,“要地净空防御系统”推出的第三代全地形融合单车型系统,适合部署于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等各类地形,可广泛应用并满足要地防护、大型活动安保防护、核电站防护、油库区防护、水库大坝防护以及高压变电站防护等多种需求。
因为产品技术先进,众多客户到飒铂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参观定制产品。产品附加值高,目前公司年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超过2000万元。
解决“卡脖子”难题具备年产200支空间行波管产能
年产200支空间行波管,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具备了这样的产能。
空间行波管是一种微波信号放大器,它可以将距离地球数万公里的卫星信号放大后传回地球,保证航天系统的导航定位、通信转发、数据传输稳定。
这是一个“卡脖子”产品,不是“卡”在技术,而是“卡”在无法量产。此前国内行波管采用传统手工制造,产品一致性差、成品率低,导致成本高昂。受成本制约,国内卫星制造用的空间行波管仍需大量进口。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济钢防务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空间行波管的研发制造。公司成立后,将此前的手工装配方式升级,对生产工艺逐一进行调整和优化,建成国内第一条空间行波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我们与上游自动化生产厂家合作,将其中26道关键工序进行自动化升级,实现国产化空间行波管产品批量生产目标。在提高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徐鹏说。
2022年7月31日,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行波管自动化生产线顺利通过验收,并与航天九院签订采购协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快步发展,卫星发射频率高、数量多。今年6月,中国航天发射创下一箭41星的新纪录。单颗卫星需要3-5支空间行波管。与此同时,国产化行波管在我国地面雷达、航空遥感、5G通信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产业化前景良好。
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在完成一期工程以及一期提升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目前正在积极规划二期项目建设。“接下来还要持续优化工艺,提高关键工序自动化生产比率和产能,不断满足国家航天工程需要和国产化行波管市场需求。”徐鹏说。
为未来打基础在空中建“高速公路”
“前些日子,《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向社会公布,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一条利好消息,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时代低空(山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斌表示。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比如无人机送餐、飞行观光、低空商务旅行等。
就像地面有高速公路网,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提是基础设施建设。山东省低空监视服务网项目已纳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济南市低空监视服务网列入《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作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济南市确定的济南市低空监视服务网建设主体,时代低空(山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努力搭建空中基础设施。目前,公司已启动济南低空监视服务网先期项目——低空监视服务网试验验证项目建设;公司在平阴机场筹划了低空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完成5个低空监视通信外台站建设,开展技术验证、测试展示、功能完善等工作;今年2月,公司与平阴县政府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济南低空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可作为公司低空产业开发、运营、展示和空天信息产业试验、试飞基地。
“一是建网,也就是在空中建‘高速公路’;二是低空产业孵化,我们将以平阴示范基地为样板,发挥产业集聚作用,促进区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胡斌说。
能做到这些,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低空监视服务网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成体系低空飞行服务系统,该系统的优势是实现了低空雷达、通信、北斗、4G/5G等网络的融合。时代低空(山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低空监视服务网的建设运营,探索一套低空网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形成领先的技术成果和系统产品,并进行产业推广。
到“十四五”末,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预计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胡斌说,“低空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济南有能力、有机会在这一新赛道上抢占先机,我们必须抢抓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