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企业联合网欢迎您!
按钮文本

济南企业联合网

全面推进“十水综治” 奋力开创全市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市城乡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学军

来源:济南通讯 | 作者:济南企联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4-07-09 | 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面推进“十水综治”

奋力开创全市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市城乡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学军

近年来,全市水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人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担当作为,砥砺奋进,全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坚实的水务支撑和保障。

一、聚焦聚力“项目 突破年”,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全市水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速。围绕“水源互联互通、排水通畅达标、河湖水清岸绿、泉水持续喷涌”的现代水网建设目标,规划实施64项水务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77.83亿元。重要节点工程太平水库开工建设骨干水网工程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工程玉清湖水库至鹊华水厂调水工程建成通水,东部水源四库连通调水工程基本完成,多水源丰枯互补、联合调度的市级现代水网进步完善。

二是水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市万元GDP用水量14.07立方米,较“十三五”末下降17.6%,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提升。大桥水厂工程全面完工,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网107公里城区自备井封停三年攻坚行动圆满收官,30万居民用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提升改造293个村供水设施和管网,城乡供水体化率达到71.4%。

三是防洪减灾安全防御韧性增强。在全省率先开展塘坝病险治理,完成50座塘坝保安全加固工程。完成鹊山、章丘跃进、平阴安子山水库除险加固,保持病险水库动态清零。完成大汶河等9条(段)河道治理,增强汛期河道过水行洪能力。积极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开工建设卧虎山等山体拦蓄工程,推进积水点系统整治,进一步夯实城市防汛基础。

四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快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78公里,7个区县雨污合流管网实现清零,建成区黑臭水体继续保持清零,污水处理厂提标规模达到89万吨/天。压茬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累计治理3850个行政村,治理村占比达73%。

五是水生态建设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河湖长作用,消除河湖风险隐患,持续巩固治理成效成功创建9条(段)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建成12条数字河湖,打造5条效益河湖,小清河综合治理改革经验被省河长办推广。实施11条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创新水土保持“链接治理”模式,水土保持规范化执法经验在全省推广。

六是泉水保护利用更加科学。修订《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完成重点渗漏带补给人渗功能研究与评估,趵突泉等重点泉群实现20年连续喷涌。在此基础上,积极回应市民诉求,完成20余处名泉景观提升,市民泉水直饮工程覆盖人口达38万人,真正使泉水这个大自然的馈赠成为全市人民的共有共享、共乐。

二、抓紧抓实“项目深化年”,向深发力“十水综治",奋力开创全市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全市水务工作将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统筹抓好项目建设与安全生产,统筹把握泉水保护与城乡发展,统筹建立项目化管理与责任化落实工作机制,以现代水网建设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全面推动实施“十水综治”,奋力开创全市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着力促进水资源永载更加有力。积极推进太平水库工程争取9月份水库工程进场施工,全年完成投资40亿元。完成商河县徒骇河故道拦蓄工程,开工建设新建马头山水库武庄水库续建等水源工程,启动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最大限度扩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空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探索水资源供给侧需求侧动态平衡机制,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二是着力促进水安全保障更加可靠。完成玉清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黄崖水库等8座病险水库和田家林等100座病险塘坝隐患。按照“上拦、中疏、下泄”的治理思路,积极开展中心城区内涝治理,主汛前基本完成生产路等34处道路积水点治理,逐步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落实《济南市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实施起步区大寺河等7条(段)河道治理工程,提高水利工程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三是着力促进水民生服务更加主动。积极筹备党家济钢水厂,结合片区市政道路建设,新建配套供水管线93公里。开工建设市民泉水直饮工程55处,新增覆盖30万人。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施策,加快城乡供水体化示范区、融合区、提升区、攻坚区建设,扎实做好规模化供水、水质安全、农村供水县域统管等工作,确保年底前实现全市农村自来水“户户通”和24小时不间断安全优质供水。

四是着力促进水环境品质更加健康。全面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全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实现整县制清零完成唐冶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推进引爆区、华山北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市54%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完成提标改造。完成长清马山污泥集中处置中心项目主体工程,提高污泥规模化处置水平。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占比达到83%。,五是着力促进水生态系统更加和谐。深人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山东省会经济圈“1+6”联合河湖长制,大力推广“巡河记”公众湖水平台,形成河湖治理联防联治合力。聚焦“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工作目标,推进北大沙河、锦阳川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推广水土保持“链接治理”模式,实施平阴洪范等9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

六是着力促进水文化底蕴更加彰显。坚持依法保泉、科学保泉精准保泉,启动“店子二仙”等重点渗漏带生态修复治理,确保正常降水年份重点泉群21年持续喷涌。编制《济南市泉水保护利用导则》,持续推进名泉景观提升工作,全面启动白泉泉群保护和环境提升项目,打造新东站片区“城市会客厅”。

七是着力促进水经济发展更加繁荣。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工作部署,统筹推进水务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扎实推进水权交易改革,推广“水权交易+合同节水”模式。完善水务信用体系,加强水务建设市场主体监管和服务,进步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水务工程建设市场。

八是着力促进水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做好《济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修正工作。加强与综合执法部门、公检法部门配合,推进行刑衔接,提高执法效能。以“全领域、高效能为目标,实现水务全领域常态化执法查处办案,推动水事纠纷预防调处向基层、向源头延伸。

九是着力促进水平台运行更加智能。积极推进锦绣川水库数字李生工程先行先试工作,实施凤凰路水厂智慧化改造,提升20处二供泵房智慧巡检能力。实施中心城区智慧排水项目,推动建立“可知”“可视”“可识”“可预”“可调智慧水务系统项目。

十是着力促进水改革创新更加精准。扎实推进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实行再生水水权制度,探索再生水利用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实施韩仓河等4条河道再生水补水工程。加快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市建设,落实“改旧网、建分区、调压力、增智能四大任务,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至8.7%。

 


Baidu
map